Search


《教學篇》

不同關節有他不同的功能與責任,強迫穩定關節進行活動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教學篇》

不同關節有他不同的功能與責任,強迫穩定關節進行活動工作,或要求活動關節做穩定工作,附近關節遲早出事。
胸椎關節是軀幹主要活動關節,然而當成人長年缺乏運動,再加長時間辦工室對著電腦,胸椎屈伸旋轉能力下降,它們的工作無奈要靠附近關節承受,令肩及腰椎關節承擔不必要工作。這亦是很多都市病如肩緊膊痛、腰背疲勞的成因。
很多人錯誤以為軀幹旋轉是腹內外斜肌收縮令下腰扭動。然而腰椎實際只有6"旋轉幅度,它主要角色是作穩定工作。可惜大部分健身人士盲目強迫下腰扭動務求達到收腰效果,結果造成下腰傷痛。
跟據Micheal Boyle先生所說,髖關節可以同時缺乏活動性和穩定性。當髖關節缺乏穩定性時會使股骨更容易出現過多內旋與內收,令膝蓋壓力增加。若髖關節缺乏活動性,腰椎會被強迫接受髖關節的工作,引發下腰痛症。
之前有幾個篇章我都有提過「由核心到四肢」(Core to extremity) 的運動原則,例如深蹲由髖關節帶動而膝踝關節緊隨,但很多人髖部活動性不足令深蹲倚賴膝關節帶動,或彎腰將重心靠前,大大增加膝關節或腰椎關節負擔。
踝(腳踭)關節在跳躍或跑步很多時候擔當避震角色。若踝關節活動性下降,膝關節很快會響起警號。
美國職業籃球聯盟的明星球員們,比賽前都習慣用繃帶將踝關節紮緊,的確,踝關節受傷比例是下降了,然而膝傷比例卻漸漸增加,很大可能就是將活動的踝關節紮緊,活動角色慢慢倚賴了膝關節,令膝關節壓力大大増加。
當然籃球員膝關節問題的成因不一定是踝關節活動性減低而引起吧。曾經有同事在每次籃球訓練後膝蓋都會疼痛數天,之後發覺原來腳踭關節的活動性比正常人高出很多,戴上了䕶踭後膝痛明顯好轉。若活動關節的活動性過高,不難想像它附近的穩定關節也會被迫增加活動以作調整。

(Source of picture: Advance in Functional Training, Training Technique for Coaches, Personal Trainer and Athletes- Micheal Boyle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全心投入健身教練專業,分享健身及教學心得,為提升香港健身教練質素出一分力。
View all posts